佛山文化--地灵人杰人才辈出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3-01-30 08:57
“妙有分二气,灵山开九华”。李白赞九华为灵山,聚阴阳二气,会日月精华。神奇的大自然,悠久的宗教文化,滋润了这方净土,九华山地灵人杰,代有高僧和名贤。唐时金乔觉卓锡九华,苦修成道,圆寂后肉身不腐,成为中国地藏菩萨。明时无暇和尚110岁圆寂,又成金刚不坏肉身,朝廷赦封为“应身菩萨”。自唐至今,九华山佛教先后有15位修成正果、肉身不腐的高僧。近代有心坚、义方、性妙、明心和仁德等高僧,均为九华山佛教弘法利生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除了佛教名山外,九华山又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山,九华山和周边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。唐时著名诗人和隐士青阳人费冠卿,长期在九华山隐居,著《九华山化城寺记》,详细记述了金地藏卓锡九华的经历,为后人研究金地藏提供了可信的史料。晚唐现实主义诗人、石埭(今石台)人杜荀鹤,才华横溢,著述颇丰,钟爱九华,自号“九华山人”。南宋时青阳人程九万,官至“正议大夫”、“华文阁待制”,朝廷封其为“青阳开国公”,著有《九华山诗集百首》。南宋末青阳人陈岩,自号“九华山人”,著《九华山诗集》,辑诗210首,全面地描述了九华圣境。明代九华山北麓柯村人柯乔和吴襄等,官居高位,钟爱九华山水,退居后告老归乡。清末石埭人杨文会在南京创立“金陵刻经处”,创办佛学研究会,并被推为会长,在佛教界享誉崇高。贵池人刘含芳,在清咸丰、同治年间领二品衔,光绪年间“募银一万六千三百余缗”重修化城寺,为九华山修复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除此之外,自唐至今历代名人还有闵让和、吴用之、张乔、殷文圭、王季文、伍乔、藤子京、刘放、章贲、钱清、施尧臣、刘光复、吴光锡、王懿修、陈蔚、周赟、陈维稷等,都是九华山和周边地区人。建国后,九华山地区更是英才辈出,名贤荟萃。他们在党和国家重要部门任职,念念不忘故乡情。贵池人姚依林,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,因公务繁忙,几十年未回故乡。离休后于1991年回乡探亲,专程到九华山,对故乡一片赤诚。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青阳人陈锦华,多次视察九华山,故土情深。九华山钟灵毓秀,名贤辈出,”山因佛而名扬,佛依山而显圣,人以绩而名播”。名山与名人,”相得益彰”。名山出名人,是九华佛山又一显著特色。
综上所述,九华山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于一身,尤以佛教文化最为突出,具有较强的观瞻性、科考性。主要表现是:以佛为本,三教融和;以人为本,人文融和;以山为本,佛景融和。概括起来为缘个字,即:“真、美、奇、特、名”。真:金地藏真人真事,佛教真身;美:风光美、生态环境美;奇:高山玄寺奇、自然山佛奇;特:文物宝藏独特、寺庙建筑风格独特,阴曹地府独特;名:山有名、地藏道场有名、名人辈出。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:“何人不道九华奇,奇中之奇人未知。”他两上九华,长时间“东崖宴座”,还没有悟出九华之奇。所谓奇,就是特色,就是闪光点。请各位游览九华,多多思考,悟出九华之奇,悟出九华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