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们介绍的是清代的隆山祖师,九华山历史上的第三尊肉身菩萨。
隆山祖师,俗家姓朱,安徽建平(宣城)人氏。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(即公元1758年)。他父亲是私塾先生,教几个孩子念子曰诗云以养家糊口,家境贫寒。
隆山自幼聪明伶俐,随父亲在私塾中跟大孩子们一起摇头晃脑地背《论语》,《大学》……背得琅琅上口,比那些大孩子好得多。父亲看到了希望,就把自己没有能够实现的梦寄托在了小隆山的身上,小隆山也着实不负所望,对句、赋诗极具风味,很得当时的名士赞叹,都说“这小娃娃将来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”。
天有不测风云。乾隆三十七年(公元1773年),隆山十五岁,突然一病不起,极其严重,郎中说是伤寒。伤寒并不罕见,但郎中用了不少法子,却难凑效。在清代那时候,巫婆、跳神之类的神秘文化空前的兴盛。父亲无耐,就请一个巫婆降神来问个究竟。开始作法不一会儿,巫婆脸色大变,对着小隆山跪下磕了几个头马上就走,人们拉也拉不住,更别说问什么话。一直走出几十步远,出了朱家大门,巫婆 一跤跌倒在地,似乎刚睡醒的样子,恢复了常态,人们问话,巫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几天后,一个游方和尚路过此地。这和尚慈眉善目,单是仪表就令人生欢喜心。隆山的父亲病急乱投医,把这和尚请到家中供养后,让他给孩子看病,他是把和尚看做了方士,这和尚却说不会看病。隆山的父亲不信,不让和尚走,和尚给了一些自制的草药丸子,说这是自己因为经常行脚,身边带的常用自备药,也不知是否管用。几天下来,隆山有了起色,可以下床走动了。和尚不愿整日呆在朱家,朱家又不让走,和尚说干脆带小隆山到外边儿去行脚一段时间,玩玩散散心。父亲不同意,但拗不过孩子的意愿,因而成行。
和尚带着隆山,这一去游历了五台山、峨眉山、普陀山、桐柏山等佛教胜地。耳染目睹,隆山竟然发心要出家。回家禀告家人,父亲大骂和尚,但儿子认准了这条路,谁也没有办法,于乾隆四十年(公元1876年)隆山削发为僧。
伏虎洞↑
隆山出家之后,在九华山伏虎寺修行。伏虎寺建于清初,又名老虎洞、伏虎洞。现在伏虎寺已不存在,只剩下遗址。伏虎寺很小,不多几个人,条件很苦,什么都要自己动手:打柴、种菜等等。老虎洞地处背阴处,一天到晚很少见到太阳,又加上九华山山险水缺,而白菜、辣椒、番瓜等蔬菜种植都需要阳光和水,可想而知蔬菜长得幷不怎么样。现在老虎洞还住有一人,种了几棵白菜,象指头一样粗细,还无山葱大。老虎洞前边有棵柿树,因为照不到太阳,拼命往上长,树干极高,但很少结果子,我还从来没见过柿树有那么高的树干而枝叶却又极其稀疏。老虎洞的路极难走,现在铺了石阶路还好,以前极其危险。条件好的地方修行很难有成就,隆山就是看中了这个地方艰苦。
祇园寺藏经阁内↑
隆山在这老虎洞的主要修行功课是诵经,诵的是《法华经》。除了早晚上殿、干活之外,就呆在洞中诵经,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。在各种资料上都称呼隆山为禅师,但找不到关于他修禅法的东西,悟文老和尚这样解释:虽然隆山祖师常诵《法华经》,但他诵念功夫经过几十年的修炼,功底深厚了,心已经专注于《法华经》而不散乱,可以称得上定功老到,何况九华山自清朝以来,禅宗在此很有些起色,人称“临济派,曹洞法”,故习惯上称之为禅师。悟文老和尚这种说法不知是否正确,谨记在此。
乾隆末年,隆山祖师大病了一场,几乎丢了性命,而且神识不清,连佛号也不知道念,只会轻轻呻吟。现在人们传说他是因为吃东西太不讲究的缘故:隆山在老虎洞时不与别人一块儿吃饭,是自己做饭吃,总是白菜、番瓜等,不管什么东西都统统放在锅里,经火一熬就吃。一次熬好多,熬一次吃几天。这顿吃过,下顿接着吃,而且有锅没盖儿。人吃过,老鼠也爬在锅边儿吃,他从来不管。后来也不知道隆山祖师到底是怎么治好的。
每月初一、十五,隆山祖师就不出洞门了,一个人关在洞里叮叮铛铛地敲打着念经,即使隆山祖师在老虎洞独自苦修二十余载,也不过三、四十岁而已。有人感到奇怪,念经关洞门干什么呢?就有人从洞门的缝隙往里偷看,这一看可不得了:隆山祖师坐在洞中央,一条大蟒在他周围盘成一个圆圈,隆山祖师念一会儿经,就要拜一拜佛。隆山祖师拜佛时,大蟒也就把头往地上磕一下,隆山祖师再念时,大蟒再昂起头来听。人们从没见过大蟒从哪儿来,又到哪儿去了。人们趁隆山祖师出去干活的空隙,到洞中去找,根本就没有蛇藏身的洞穴,于是人们猜测这大蟒是护法神。至此隆山祖师声名大振,“远近咸称有道”。
祇园寺↑
隆山祖师后期的修行生活在九华山祇园寺。祇园寺始建于明代世宗嘉靖年间,始称“祇树庵。”康熙年间开始,从康熙南巡时起,九华山佛教快速兴盛,全山扩建寺院,祇树庵扩成了化城寺东序寮房。到清仁宗嘉庆年间,祇园寺已经败落。《祇园记》曰“栋宇颓坏,住持乏人”。于是柯吴檀越与诸山长老请隆山祖师来住持祇园寺。传说请隆山时,隆山说自己若一走,伏虎寺就完了。果真隆山祖师走后不多日,伏虎寺被火烧了,就只剩下一个老虎洞,一直到现在,这儿只能住一、两个人。
隆山祖师为重振祇园寺,刻印元朝德辉禅师编修的《百丈清规》,让全寺上下以此为规矩。
他讲经说法,五次登坛讲戒律,讲解《法华经》,终生不辍。
当年的祇园寺是木制结构,且破败不堪。他节衣省食,自己亲力亲为参加寺院的修缮。在他的努力下,寺院境况大为改观。光绪庚子年的《九华山志》上说,由于隆山祖师住持祇园寺,“绀碧其殿宇,金(锦)绣其佛像,寺院焕然一新而香火日盛”,印光大师称“中兴祇园(寺)”。祇园寺从此成了大丛林,而且“道风顿盛”。
宣宗道光二十一年(公元1842年),隆山祖师自知时至,召集徒众,做了最后一次教诫:一定要严持净戒,毋负余志。随即端坐而逝,时年八十四岁,僧腊六十六年。在佛教史上,能够坐狮子座圆寂的人并不多,徒众们将他装缸而无荼毗。三年后开缸视之,肉身不腐,于是装金供养。
咸丰年间,太平军在九华山一带与清军数次激战,而且太平军很反对佛教,因而九华山寺庙被毁坏严重,祇园寺首当其冲,太平军一把大火烧了祇园寺,然而火势蔓延到隆山肉身地方时,一阵旋风使火避开肉身,使得寺院被毁,唯其肉身独存。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,隆山祖师肉身被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