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华山历史上的第五尊肉身佛—常恩和尚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20-12-07 09:06
九华山美景↑
常恩和尚,九华山肉身菩萨之一。
常恩,俗姓胡,字朗德,龙舒(今安徽的舒城)人氏,出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(公元1818年)。至于他的家世背景,何时出家,师父上下等情况,已经无从可查。大致在道光末或咸丰初来到九华山甘露寺,而后就一直常住下来,直到光绪末年圆寂。
甘露寺在清康熙年间创建,到乾隆年间由于住持大德优昙开坛传戒,成为大丛林后,常住僧众最多达三百多单。释常恩到了甘露寺后,按照丛林中的一般惯例,先是到香积寮烧火三年。
在一个丛林中,烧火是最苦最累的差使之一。三百多人吃饭,这火可不好烧。释常恩呢,现在人们说起来觉得确实是非同一般:他不象平常人一样,烧三百多人吃饭的火显得很慌,他很轻松,一点儿也不忙乱,甚至还有空闲,于是,他就与伙计们一块儿到山上打柴。当时甘露寺有属于自己的数十亩山林,所需的烧柴不缺,只让伙计们从山上打回来就行了,而伙计们打柴有个毛病:怕跑远打柴费力气,就不管三七二十一,把好的材料也当作烧柴乱砍一通。释常恩与伙计们一同上山,他身体力行同时竭力劝说,不让砍成材的竹木。这样,几十年后(从常恩来甘露寺到他圆寂,据老人们传言大致有四五十年左右),在甘露寺周围就有了不少可用的木、竹,伙计们也积下一大功德。
甘露寺↑
释常恩嫌烧火做饭太轻松,就自愿到甘露寺东红亭子(寺院的东墙外有石阶路,当时无公路,人们朝山全走这石阶路,为了方便行人,寺院在石阶路上盖有亭子,因墙是红的,人们都叫它红亭子)烧茶水。也不知他在茶水中放了什么奇妙的东西,人们都说:喝红亭子一碗水,可保半年不伤风感冒。有人想问出其中的秘密,他只说:佛做事怎能错。令人一头雾水,不知所云。
大丛林吃饭都过堂,而常恩从来不过堂吃饭,别人吃过以后,他把别人碗中不净的饭粒菜叶收集起来,他就吃这些,若收集得多了一次吃不了,就把剩饭菜晒干,以后再吃,活脱脱象传说中的金山活佛。
三年后,释常恩不再烧火,接着撞了三年钟。又过了三年,开始管理菜园(菜园在今寺东龙溪两边,有十亩左右)。管理菜园应该说是比较轻松的差使了。
当时甘露寺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,请有五十多个伙计。常恩自己不用干活,只管一些与菜园子有关的杂事。
要翻地种菜了(九华山气候很奇特,一年四季都可种各种各样的菜),释常恩来到山上砍几棵竹子,做成几十个小竹筒子,交给翻地的伙计们:“遇到有虫子就放入小竹筒里,别打死了,歇时交给我。”要有哪一个没捡虫子,常恩就对他磕头:“听佛的话,会有好报!”大家都认为:“这和尚真是呆”。一天下来,常恩可收集到不少的虫子,他用器皿一并装起来带到山上:“皈依佛,不堕地狱,皈依法,不堕饿鬼,皈依僧,不堕旁生……”三皈依罢,便小心地把虫子放出来对着它们说“去找个安妥的地方,别让人碰见。”刚开始伙计们还笑他,后来习惯了,对常恩的这一举动也就司空见惯了。
甘露寺↑
常恩以后又改做巡山僧,人有良莠,有些寺院附近的人打柴总要到甘露寺的山林中,偷砍竹、木。拿寺庙三宝的财产私用是要负因果债的,但愚人不管这个!常恩在山上若碰到这样的人,总是一声不吭,只管给砍竹木者磕头。人都有脸面,磕头磕多了砍竹木者也感到浑身不自在,常恩一声不响,砍竹木者自己就不砍了。他这个方法很好(只是人要弯下自己的膝盖太不容易了),慢慢地也就没有人来破坏甘露寺山林了。现在还有老人们传下来:不怕恶,只怕磕。所以甘露寺一带竹木特别茂盛。山民也愈发敬重他。
常恩巡山,还捎带修路、捡路上石头,这虽是小事,但他也做得很勤,持之以恒,几十年如一日。
后因常恩法师修行如法,得众僧推崇任甘露寺都监,这时,他已是老和尚了(他留有一把胡须)。甘露寺要修建殿宇,在芜湖李家募化到大木十二根,是绝好的栋梁材料,江北钱有袆是一个大乡绅,本来他就看中了这十二根大木,但李家不卖,他也无法。现在见这大木被施于庙堂了,心生怨恨,深夜带人搞了不少荆棘和三条大蟒,放在大木上。第二天工人们一见大木上的大蟒,皆不敢动,老都监师父出来后,对着钱有袆磕头:“我们给你钱,就算买你的大木吧”,钱氏自认为羞辱了和尚,出了怨气,带人走了。三天后,钱有袆感到双眼疼痛,越来越厉害,在第七天双眼完全失明,在别人的指引下,来找老都监师父忏悔,常恩和尚避而不见,让人传言:“已无力可救了。”钱有袆大哭而回,不数日 便逝去。
光绪末年(1909年),常恩和尚预知时至,沐浴搭衣礼佛,十月十五日,与众辞行,端坐而逝,世寿九十一。后装缸三年零六个月,肉身不腐,于是装金供养(装金时剪下了胡子留存)。肉身在文革中被毁。
扫一扫 加我微信好友随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