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同修必看之“礼仪篇”——佛门里的规矩(4)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1-08-25 09:48
4、寺院——谈到寺院,就得把佛教所属的寺院庵堂和道教所属的宫观庙祠给分清楚。二者往往混淆不清,是不对的。先说佛教的寺,寺在汉代是朝廷所属的宫署,当时汉代设有鸿胪寺,用以招待四方宾客之用,永平年代中佛法入中国,当时招待摩腾与竺法兰二位印度法师,也是在这个寺;后因西域境内法师的渐多,乃建白马寺于河南洛阳。?凡外来之僧侣皆招待于白马寺,此为寺之立名的来历。按寺的解释就是嗣,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之意。然佛寺是指清净众人所聚居,生殖道芽圣果以续佛慧命之所在。寺乃僧团之总称,院乃寺内之别舍,此为寺与院之略别。今有出家众单独用院之名称,多规模略小。庵者多出家女众所居。中国各省庵堂甚多,皆只住比丘尼众,此颇合佛制。堂是为简单的只有一个厅或只有一间小殿之谓;佛道二教多有通用此名称的,那就要看作供奉的像才能知道。另外尚有茅蓬,是属于比丘个人在山林村野间,以简单建材所造,行精进苦行的居所,佛教又有用精舍的,是指精进修行者所居之所,也表佛音演化之所;在我国汉代儒者教授他们学生的地方,也称为精舍。佛教精舍之起源,始于印度给孤独长者将买得祗陀太子之园林奉献给佛陀,做为说法度众之场所,故也称祗园精舍,为最早的佛教精舍(按其园地为给孤独长者向祗陀太子买的地而建精舍奉献佛陀,惟其树林繁茂,由祗陀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陀。)念佛修行者多用莲社之名,莲社是东晋莲宗初祖慧远大师集念佛人于庐山,创白莲社,为莲社名称之始,凡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善男子善女子,皆以莲花为化身之依所,故莲社都以修持净土法门为主修,今人设莲社念佛即仿此之意。除以上所说的,还有用“讲堂”“佛堂”“净舍”“学舍”“学会” “学苑”“觉苑”“净苑”“行苑”“佛社”“居士林”“念佛会”等等,皆是以寺院演变出的别称。
再者,宫、观、庙、祠,不可用在佛教上,在世法上略重区别;这些都是道士所设专为打醮、祝祷、解厄,拜斗或丹鼎派修心养性之所。其中庙和祠除了道教所用外,一般民俗祭祀祖先宗亲也通用之。如有人说“寺庙”并谈时,多指包含佛、道二教修行之所在地,单指佛寺不可说为寺庙;其实庙在君主时代的朝廷也多称用。供奉神、、仙祖宗也用之,多为神道所设,如土地庙,是供土地神之用,又如北京的太庙,那是清朝皇帝祭拜皇族历代祖先所设。惟观者则为道教丹鼎派用之为多;什么叫观呢?按韵会说:“道宫谓之观”。此乃道士所居之处所,但这句话没有完全交代清楚,周代有尹喜的人,是函谷关令,结草为楼,精思入道,因老子西游出关,可是尹喜也有了功夫,先观见其气,知真人当过此处,后老子果过关,面授道德经五千言,遂与老子俱隐遁。由此可知,道教以内守而外观,故修道所居之处所称之,道宫称观自此始。宫是较高大广阔的屋宇,过去皇帝所居之所在称为宫,后人凡供奉天界神明也多称为宫。祠是专为祭祀的地方通常很小的屋宇供奉祖先、宗亲、先贤、烈土者属之,如福德祠为供土地神及各家族之祠堂等是。
现在已明白了寺与庙的分野之后,再进一步就是一进寺门,应该称为山门,也称为三门,如果只有一个门,也称三门,但一般大众都称之为山门(三门表空、无相、无作三解脱门之意)。寺院按事相上说,以住持为一寺之主,依法理上说则以佛堂住世应化,此为道场故。所以进了寺院先要进大殿烧香礼佛。一般寺院将供佛之所在称为“大雄宝殿”,简称大殿,大殿上通开三门,行者不可由正门入,因正门为住持大和尚进出之门,应由旁门进入。自右旁门入,右腿先跨入;自左旁门入,左腿先跨入。如大殿只有一门,也应于大门右边门框或左边门框进入,进入时跨腿也如上述;绝不可大摇大摆由大门正中间冲入,此犯轻慢过失。已入殿内,自应净手、烧香、礼佛、礼佛时先上香,上香时,以两手之食与中指相夹香棍,无名与小指也要互相贴叠,二大拇指顶在香棍之底,徐徐坐在两眉之间,成为上香问讯礼。当三枝香插入香炉时,以右手执香一枝先插中间一枝,再插右边一枝,然后再插左边一枝,均应插正,不令歪斜。随后礼佛时。不应跪在中间的拜垫上,此中间之拜垫为住持所用。如果大摇大摆在中间拜垫顶礼,也是轻慢及失仪。拜佛最好不思拜垫,行者应择一边,不拣净秽,就地而拜,拜时应自庄重,不苟言笑,旁视无人,也不必管别人对你的讪笑与轻视,甚至说你迷信,这是忍辱与消业障之时。拜佛不可用三拜九叩礼,宜用古印度之五体投地礼。所谓五体是指额、两肘及两膝;此五体(部位)悉投于地,不触地面则不如法,此点甚为要紧。在印度以头顶为最尊,以足为最卑;对圣哲贤德之人,最恭敬礼,就是头额触地,两肘、两膝皆伏于地;双手抚托受者足,如是为最敬之礼,此表达心悦诚服之意。外道多用作揖(两手;抱拳手)、三跪拜、三叩首、佛弟子不可用外道礼仪,必须按佛教礼仪方为如法。
礼佛后,应礼拜住持师,以表示恭敬僧伽及顶礼一切十方僧。顶礼法师时一拜即可;若再遇其他法师时,皆可以问讯礼行之,合掌当胸,合十为礼,此礼等于问好之意。问讯礼,更严谨的则先合当掌当胸(合十)稍弯身,合掌之手顺着向地时,立即将右手之中、无名、小指叠于左手之中、无名、小指上,二手之食指尖相结作半圆形,不可为尖形,二手之拇指尖也相结,直身,此礼举向上至两眉际间,此手印叫毗卢遮那印。作此印时,我们本具之佛性,刹那与佛的法身结成一片,此是以心印心,佛即会意,理上问讯之最崇高大礼;行此问讯礼时,贵在三业清净,都摄六根,一念不生,一念不灭,功德难思。
对于寺院中有许多职位名相也应知道。如寺之主持方丈,在中国各寺院皆称寺主为方丈,实为住持之住所;方丈即今之住持。住持之意即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之传承。此外就是监院。监院就是现在所称的当家师,小的寺院只有一位,大的可以两位以上。维那师司寺中法务者,在法务时于念经、诵戒或作佛事之领众者,过去的丛林有犯清规戒律者,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;维那有维持纪纲之意。香灯师是管佛殿事务的。知客师是接待云水僧及宾客者,并管理清众的告假与销假事务。若细分之,在禅林制度中的职位名目繁多,在台湾省内的大丛林已不多见,许多职位更少用了。
还有僧寺所住的叫清众寮。挂单的行脚僧所住的叫云水寮,厨房叫做香积寮,病僧所住的叫如意寮。
此处须一提的是挂搭,也称挂单;凡到处参访的行脚僧,在十方丛林僧堂之钩上,将衣钵锡袋悬挂其上,寺主默然许可,即可依止。这些常识在家居士都应该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