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在佛教界的地位与使命(四)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23-07-12 13:02
佛祖在其成佛时已经觉悟到世界上的所有众生,本来都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德相。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皆可成佛。由于芸芸众生中执迷不悟之人,未摒除邪思恶念和种种不正当的欲望,深受贪、嗔、痴三毒的煎熬,解行皆违背心性之本来面目,因而不能成佛。须修心性,求得大智慧(智慧,佛教术语。指明了一切道理,灭绝诱惑而成就觉悟的力量),拨云见日,转迷为悟,由悟成佛。《涅槃经》云:“一切众生即是佛,如贫女舍宝,众物俱存,力士额珠,圆明顿在。但未遇智者点示其处,日受贫穷之厄时怀失珠之忧;才闻指示,即知本有。贫女发藏,受用无穷,力士见珠,欢喜无量。”
成佛要“自净其意”,向自己心中求,假借外力,如南辕北辙,风马牛不相及。因此,佛祖创立了自救自度的宗教-佛教。“和谐、平等、自度”是佛教的精髓所在,因而普遍为信众们所接受。
在佛祖涅槃后的百余年间,弟子们严格遵守佛教修行的根本教义,即“四谛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三法印”行事。后来,佛教内部发生分裂,形成部派佛教,进而由部派佛教演变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并存的格局。佛教在印度湮灭后,国外将此格局一直延续至今。只是如今的小乘佛教远不如大乘佛教那么兴盛。
“四谛”,即阐述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的四种真理。苦谛是说人生在世要遭受的各种苦难,是“因果”论中的“果”所呈现出的事实形态。集谛是说造成人生世界苦痛(苦谛)的原因。凡夫俗子,尤其是由邪欲所引发的贪、嗔、痴之人,处理人事,未曾妥善思虑,故而行事鲁莽,不计后果,甚至摆出“死猪不怕开水烫”的强硬姿态,一旦惹出祸乱,则自食苦果恶果,叫苦连天,悔恨不已,真是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!佛、菩萨则不然,他们具有大智慧,不会被“因”所迷惑,从而种下导致产生苦果恶果的“因”,这就是“菩萨畏因,凡夫惧果”的佛教真理。苦谛与集谛互为因果关系。明了苦谛之因,必须去解脱疾苦,这就是灭谛。道谛说的是如何趋于出世,解脱疾苦的途径和趋于出世的方法。
八正道,指正见(正确的见解)、正思维(正确思维)、正语(正当的言语)、正业(正当的行为、作为)、正命(符合佛教戒律和社会道德的正当的生活)、正精进(不断地勤奋修行)、正念(铭记四谛等佛教的真理,思无邪)、正定(专心修习禅定,观察四谛之理。人们如能遵循四谛之真理来观察、思考、说话、行动和生活,即可超凡入圣,由迷转悟,达到涅槃解脱的境界)。
十二因缘,亦称十二缘、十二缘起。分别是:无明。即无智慧、无知、愚痴或迷暗的意思,也是种种贪欲、嗔恨、愚痴等愚蠢心理的迷惑之源,即不懂得佛教“缘生法”之理,而引起的愚昧无知。行。即因无明而产生的种种不善行为。识。即投胎之时的心识。名色。即胎儿在母体内成长为有认识器官的精神与物质形态。六入。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(意,指产生心识活动的源泉,也就是潜在心中的思维活动,从不间断,而又有审察思考的功能)。触。指胎儿出世后开始接触事物。受。指人生过程中感受到客观环境所引起的苦、乐、悲等。爱。指人生追求的各种贪恋等。取。指由贪欲等欲望引起的接触色、香、味、触等。有。指由贪欲等欲望引起的有善与不善等行为。生。即来世之再生。老死。指衰老与死亡。此为佛教三世(前世、现世、来世)的基本理论,认为这十二因缘为一轮回,一生死,亦称“流转门”。
“缘起”说,是佛教全部宇宙观、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。所谓“缘起”,不仅仅指称佛教之“诸法由”因缘而起,并且包含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,都存在相互联系、相互依存、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。因和缘,一般地解释,就是关系和条件。释迦牟尼曾给“缘起”下过这样的定义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”(《增一阿含经》卷十二)佛教的缘起说,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。对人生问题一般说的是“十二因缘”或“十二缘起”。它包括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(入)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12个部分,称为“十二支”。释迦牟尼观察人生是从老死开始推演的。把“十二因缘”同“轮回”联系起来讲,就可用“三世二重因果来解释,由无明、行二支作为“过去因',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五支则成为“现在果',由爱、取、有三支作为“现在因',生、老死则成为“未来果'”。佛教认为:“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,在未获解脱前,都必然依此因果律于三世、六趣中生死轮转,永无终期。佛教修习的最终目标,就是要摆脱这“十二因缘”之束缚,跳出三世轮回,达到“涅槃寂静'的境界。”
“乘”,意为乘载或道路。小乘佛教倡导修成阿罗汉,能够自觉,故称“自了汉”。大乘佛教则要修行成菩萨,自觉觉他,不仅自觉,且使有情众生觉悟,即能运载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萨涅槃之彼岸,故相对于原始佛教(指佛祖逝世后一百年左右的佛教)和部派佛教而言,称为大乘佛教。在中国,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萨为代表,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(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)、普贤菩萨(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)、观音菩萨(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)、地藏菩萨(其道场在安徽九华山)。在这四大菩萨中,观音与地藏对基层民众济之恳切,不弃不舍,其民间信仰在佛教徒之中十分普及,几乎家喻户晓,人人皆知。中国古代及近现代众多高僧大德,对地藏菩萨更是推崇备至,竭力推广地藏法门,把弘扬地藏精神视为己任。如隋朝信行法师依地藏法度,创立三阶教(有关三阶教的介绍见本书“地藏信仰与三阶教净土宗”之章节),其理论和实践,始终贯穿着末法时代强烈的忧患意识,并将信解与践行相携齐举,躬身垂范,苦行呈慈悲,期许辛苦劳作,不取众养而警醒世人获得无上正等正觉。又如唐玄奘法师,耗费一整年光阴,译传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》,普及了佛祖末法思想和地藏菩萨救度末世众生的重大使命,与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、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的译传、流行及普及,共同确立了末法之无佛时代,地藏是“补位佛”、“代理佛”的地位。在这地藏三经之中,佛祖明白无误地告诫众生,接替他使命的人是地藏菩萨。明代智旭法师独树一帜,称自己是“地藏之孤臣”,何以为此?无非是法师在拿“众生皆睡吾独醒”的用意,震撼脱离正法执迷为悟实在可悲可叹的修行人。法师践行地藏法门的言教身行,见闻者若不为之动容流泪,则难列人类也!再如提炼地藏精髓集大成者唐不空三藏法师,提出“众生度尽,方论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的地藏精神,将地藏大愿共鸣于教内教外。近代的鲁迅先生,也曾助印《十轮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