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《西方确指》1-10及前言(印光大师推荐)

《西方确指》1-10及前言(印光大师推荐)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1-11-10 09:04

 《西方确指》前言:大菩萨的开场偈         

 白话翻译:

一时,菩萨从极乐国,降临到娑婆世界,震旦国,古勾吴地。在会的弟子,因为往昔的因缘,得蒙菩萨的化度。菩萨将宣扬净土法门,而说偈子道:

诸佛之法要  微密不思议  以非思议故  无能尽宣说 
牟尼大慈父  悲悯众生者   说所不能说  导彼今后世
更以异方便 
  显示安乐刹   令发愿往生 横截诸恶趣
繇佛阿弥陀  大愿摄羣品  闻名能受持 
  决定生无惑 
若有大力人  专念心常一 
  成就深三昧  现前亦见佛 
今我如佛教 
  将开化导门  念尔等迷倒  确指正修路
是非弱小缘  应具难遭想  西方万亿程  一念信即是
菩萨说完偈后,令诸位弟子朗诵一便,然后说道:“你们向来喜欢学习玄术,沉溺再邪修之中。我因为夙缘,慈悲心深重。所以来这里化导你们。现在已经把西方净土作为修行唯一的,最高的目标,一门深入。唯恐你们信的不深。所以,接下来,我要告诉你们我的名号及我所证得的境界。令你们知道,说法的是大菩萨。善男子。我往昔因中,以妙湛觉心,照明一切所有刹土。众生所同具足。即以觉妙妙觉,觉明妙心,起无量妙行,度诸众生。所以阿弥陀佛印我名号,为觉明妙行。你们从此皈依我,不要再有任何疑惑。”这时,在会的八个人,都至心合掌,念:“南无觉明妙行菩萨。” 敬礼而起。菩萨说:很好,就是这样。”

原文:

菩萨戒弟子常摄集

一时菩萨自极乐国来。降于娑婆震旦古勾吴地。在会弟子。以往昔因缘。得蒙化度。菩萨将显净土法门。而说偈言。

 诸佛之法要  微密不思议  以非思议故
 无能尽宣说  牟尼大慈父  悲悯众生者
 说所不能说  导彼今后世  更以异方便
 显示安乐刹  令发愿往生  横截诸恶趣
 繇佛阿弥陀  大愿摄羣品  闻名能受持
 决定生无惑  若有大力人  专念心常一
 成就深三昧  现前亦见佛  今我如佛教
 将开化导门  念尔等迷倒  确指正修路
 是非弱小缘  应具难遭想  西方万亿程 

   一念信即是。
菩萨说偈已。令诸弟子朗宣一过。复言汝等向来学宗玄术。心溺邪修。我以夙缘慈念深故。来此化导。今已首标西方净土。为正向正修一门。犹虑未能极信。次当说我名号及我所证。令知说是法者。是大菩萨。善男子。我昔因中。以妙湛觉心。照明一切诸所有刹土。众生所同具足。即以觉妙妙觉。觉明妙心。起无量妙行。度诸众生。是故阿弥陀佛印我名号。号曰觉明妙行。汝等从此皈依。更无疑二。时同会者八人。俱合掌至心。念南无觉明妙行菩萨。敬礼而起。菩萨曰。善哉。如是。

按语:觉明妙行菩萨是来自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。他于东晋明帝年间修持净土念佛法门成功地往生了极乐世界。之后有以种种身份(国王、大臣、女人、乞丐、屠夫、隐身形式)经常回归娑婆,随缘说法,度化各类众生归于佛道。

明朝末年在江苏一带,觉明妙行菩萨再次回归娑婆(隐身),看到自己800多年前应化人间时的八个弟子仍在苦海中漂流,他们竟然在扶乩求仙、修习外道,随即破例降坛,劝说他们修习净土念佛法门求生极乐,菩萨降乩讲净土修行方法共24次,并特別叮嘱弟子们说他此次降坛是个例外,扶乩是鬼神所依憑的,一般佛菩薩应化人间是不会用降乩形式的。学生们将这24次讲法整理成《西方确指》小册子。

印光大师肯定和赞扬《西方确指》,同时指出“扶乩一事, 多是灵鬼假冒仙佛之名,..... 非絕無一次是真仙臨壇者,然亦千中難得一次耳。明末,覺明妙行菩薩,以乩開導佛法,臨去令其永斷扶乩”。下文就是印光大师所说“千中难得一次”的极乐世界真菩萨说法的分集连载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1):800多年前的八位弟子仍在苦海中飘泊,菩萨为其指明快速成佛之路

白话翻译:

这时,菩萨将临法会。八位弟子无朽、常摄、常源、定茂、达本、查定宏、陈定端、查定敏,恭敬肃立,一齐唱念佛号。
忽然,有奇异的香气从空中飘来,众人十分欢喜。
菩萨说:“善哉,善哉!你们知道吗,今天这个法会,是有夙因的。

在梁武皇天监六年,我在北魏东都的净因寺出家,是位大比丘。为躲避战乱而南游,住锡在鸡鸣山麓。那时,你们八个人就跟着我修学。不久,便因为兵乱而失散了。过了二年,我在武林(今杭州)天竺寺圆寂。后来,在唐僖宗的时候,我是清河献王的长子,也是弃位出家。
今天,你们八个人在一起念佛,也是因为我而发心的。这正与往昔一样。但你们离开我,已经有八百多年了,现在仍然在苦海中飘流,真是可悲,真是可痛啊!
现在,我再次为你们指明修行之路,让你们的道业快速成办,早得解脱,要各自仔细听清楚了。”

原文:

一时菩萨将临法会。弟子八人。无朽。常摄。常源。定茂。达本。查定宏。陈定端。查定敏。恭谨颙竚。齐唱佛号。忽闻异香。从空中来。众皆欢喜。得未曾有。菩萨曰。善哉善哉。尔等知今日之会。有夙因否。昔梁武皇天监六年。我出家于北魏之东都净因寺。为大比邱。因避乱南游。住锡鸡鸣山麓。时尔八人。依我修学。不久以兵乱各散。我越后二载。示寂于武林天竺。后复于唐僖宗朝。为清河献王长子。亦弃位出家。今尔八人。同会念佛。亦由我发心。正如往昔无异。但尔等去我以来。八百余年矣。仍复飘流未反。真为可悲。真为可痛。今为汝等重加发明。所修行业。令速成办。早登解脱。宜各谛听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2):放下身见,持名念佛,念念不舍,阿弥陀佛即是伴侣

白话翻译:

天然老僧,因为久病不愈,想到径山去等死,然后把尸骨葬在普同塔中。
菩萨开示道:“你要住山等死,这是没事找事。你愁那几根老骨头没处安顿吗!不知道眼光一落地,两脚一伸直,任他刀砍斧斫,火烧水浸,都与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了。还为它作久远的打算。也太愚蠢了。

而且这个身体,就是在生的时候,尚且是没什么意义的东西,何况是死后呢。
你现在应该把其他一切事情都放在一边,单持一句阿弥陀佛圣号,念念不舍。阿弥陀佛便和你成为好伴侣。大限到的时候,就会现身,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。这样不比你进山等死强吗!
而且,生老病死是世间难免的苦难。你即使久病不愈,也不要去管他愈不愈。只一念一心,生也由他,死也由他就好了。”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原文:

天然老僧以久病不愈。欲入径山待死。投骨普同塔中。菩萨曰。汝欲住山待死。是无事讨事耳。汝愁几根老骨头没处安顿耶。不知眼光落地。直伸两脚。任他刀砍斧斫。火烧水浸。与尔无干。乃为他作久远计。亦太愚矣。且此身生时。尚是无益。何况死后。汝今宜简省诸事。单持一句阿弥陀佛。念念不舍。阿弥陀佛便与汝为好伴侣。大限到时。现身接引。得生极乐。岂不愈入山待死耶。又生老病死。是世间难免之苦。汝即久病。亦莫管他愈不愈。但一念一心。生也由他。死也由他便了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3):人在阳间,神识游地狱;守戒无瑕,亲近善友,道业才易成就

白话翻译:

僧人不二,将要拜师受戒。
菩萨开示道:“可惜啊可惜,你相貌堂堂,仪表不凡,却不知道反躬自省。所作所为,与俗人没什么两样。我看你身体虽然在这里,而神识却已经在地狱里遨游了。你必须马上痛改前非,断恶遵善。上求佛果,下化群生。不能再昏昏昧昧,浪费这有限的光阴,自己耽误了自己,而万劫沉沦在苦海中了。
至于受戒一事,不受则已,一旦受了,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毁犯。必须守护得清净,犹如白璧明珠,了无瑕玷。这样才能成就戒品。因为
“戒”是三世诸佛入道的根本,不能视为儿戏。
如果要参学,应该亲近善友,远离庸劣之辈。亲近善友,道业就容易成就;亲近恶友,戒行就容易亏失。这两句话,是你终身学道的关键。要注意,要切记啊!”

原文:

僧不二将投师受戒。菩萨曰。惜哉惜哉。堂堂相貌。表表仪形不知自反。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。吾见汝身在此处。而神游地狱矣。急宜痛加修省。断恶遵善。上求佛果。下化羣生。不可昏昏昧昧。失此有限光阴。自贻万劫之累。至受戒一事。不受则已。若一受。更不得分毫毁犯。当守护清净。如白璧明珠。了无瑕玷。斯成戒品。盖戒为三世诸佛入道根本。勿同儿戏。又若住静参方。更宜亲近善友。远诸庸劣。亲善则道业易成。近恶则戒行易失。此二语。终身学道之要。慎之记之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4):如何修改短命的命运?

白话翻译:

马永锡兄弟,多生多世,一直是猎户。一次进山,共同杀死了一只鹿。因此应当得短命的果报。
又有一次,见到塔中的佛像倒在地上,他们便把佛像扶起来,恭恭敬敬的安放好,然后礼拜而退。以此善因,又再得到人身。
菩萨为永锡开示前世因缘后,永锡十分恐惧,想求长寿的方法。
菩萨说:“往昔,在北方的妙觉寺,有一个童子沙弥,十六岁的时候,遇到一位相师,说人的生死,分毫不差。他告诉沙弥,你在十八岁那年的秋天,就要死去。沙弥十分恐惧,夜里向佛祈祷说,愿在大藏经中赐我一卷经,我当终身受持,以求长寿。说完,泣不成声,再拜而起。在大藏经中,随手取得了金刚般若经。于是书写受持,昼夜不停。而且持戒精严,了悟玄理。不到四十岁,就声名远播,敬仰而皈依他的人不计其数。后来,一直活到八十岁才坐化。他就是洛阳的微行禅师。这是唐玄宗开元六年的事。是我亲眼所见。
你现在既然害怕短命,想求长寿,就应当像这个沙弥那样做,发心书写金刚经,勤行读诵,并且求解义趣,这是内功德;从今天开始,不能再杀害物命,对待一切生命,要像对自己一样的爱护,又要多积阴德,这是外功德。内外俱修,功德很大。这样自然能与天合体,符合了夭寿不二的道理,还担心寿命不会长久吗!
然而必须始终如一。象那位沙弥那样,直到八十岁都不懈怠。这样才与道相符合。千万别有头无尾,做个十天半个月,或者一年两岁便丢手了。如果真能终生遵奉,从不间断,而所求不满愿,那么诸佛及我,就都堕入妄语了。”

原文:

马永锡兄弟夙世为猎户。一日入山。共杀一鹿。当获短命报。又甞见塔中佛像仆地。扶起安座。礼拜而出。以善因故。再得人身。菩萨先为永锡开示已。永锡惧求永年之道。菩萨曰。昔北方妙觉寺。有童子沙弥。年十六时。有一相师。说人生死。不爽毫发谓沙弥言。汝年十八季秋。当死沙弥恐甚。夜祷于佛。愿于藏中赐经一卷。终身受持。以祈长寿。言已。悉泣不胜。再拜而起。于大藏中。随手取得金刚般若经。遂书写受持。晓夜无懈。兼持戒精严。了悟玄理。年未四十。道风流播。四众归仰。后至八十坐化。即洛阳微行禅师也。为唐玄宗开元六年事。我所亲见。汝今既怖短命。欲求永命。当依此沙弥求金刚善本。发心书写。勤行读诵。复求解义趣。此内功德也。从今日始。不得更杀物命。当爱如己身。又多积阴德。此外功德也。内外俱修。功德甚大。自能与天合体。而夭寿不二之理立矣。何虑年寿之不永乎。然须慎终如始。如彼沙弥八十而不怠。方为合道。切莫有头无尾。或行十日半月。一年两岁便丢手了也。若果尽形遵奉。先后无间。不遂所求。诸佛及我。俱堕妄语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5):学佛不可追求感应,修行要象穿衣吃饭

白话翻译:

菩萨为陈定端开示说:“你们父子一同奉行我的教法,这最为难得。但必须发长远心,不能生起求感应的念头。将修行这二个字,做的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一样才行。”

原文:

菩萨示陈定端曰。汝父子奉行我教。最为难得。但必持志久远。不得便生感应希求之念。将修行二字。正如日用间穿衣吃饭之事方可。   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6):学佛必须修行,持邪见会遇邪师

白话翻译:

菩萨开示查定宏的母亲说:
你宿来有向道之心,而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,真是可怜。现在,我将为你分别开示。
你往昔做比丘的时候,努力精进,昼夜不懈。因为用心猛烈的缘故,在静定中,你忽然生起一个念头:“我为什么不能快速的成佛呢?”
又有一天,你听到“诸佛无相,即心是佛”这样的话,又更加邪思道:“既然诸法空寂,我心是佛,那还用的着修习吗!”不知道这是究竟的空理,而不是初学者可以轻易说的。
这位比丘从此竟堕入邪见之中,不再修行了,认为自己已经证得大道。所以,从迷入迷,沉沦长夜。众生,真是可悲啊!求道而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,未免会陷入罗网之中,不能不小心啊!
现在,要知道,因为你往昔的邪见,所以感得五漏的果报;失去正见,所以又遇到邪师。亲身被邪见之毒蛰过,怎么能不心生恐怖呢。现在应该马上发起正信,至心忆念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国土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原文:

菩萨示查定宏母曰。汝夙有向道之念。而未遇正人。深为可悯。今当为汝分别开示。汝往昔为比邱时。力行精进。昼夜不怠。心猛烈故。于静定中。忽起一见。云我何故不能速得成佛。又一日闻诸佛无相。即心是佛之语。复益邪思。云既诸法空寂。我心是佛。何用修习。不知此为究竟空理。而非初入法界所易言者。比邱从此竟堕邪见。不复进修。自谓已证大道。所以从迷入迷。沈沦长夜。悲哉众生。求道不遇真善知识。未免陷于罗网。不可不慎。汝今当知。由昔以见邪故。报获五漏。失正知故。复遇邪师。毒螫亲遭。岂得不生恐怖。今应速发正信。至心忆念阿弥陀佛。求生极乐国土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7):人命如朝露,无生无灭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

白话翻译:

无朽为一位朋友问寿命。菩萨开示给他一首偈子:
人命如朝露  
 虚浮无定期  
未能逃梦幻 
  何必预求知
又开示说:“不用为他问日期,到腊月三十日,定会手忙脚乱。”(后来,这位朋友果然在第二年的腊月三十日病死了。)
无朽听后,便求开示。
菩萨说:“元柏,要知道。学道而不明白这个心,就好像是建造房屋而没有地基、要渡河而没有船筏一样。要明白这个心,就应当微细的观察体会,这个身体、这个心是从哪里来的。既然‘四大’(译者注:佛法认为,世界的一切物质,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构成,这四种元素合称‘四大’)是虚幻的,心将寄托在哪里呢?既然身心都是虚幻的,那么,整个世界和一粒微尘,便了无差别。眼前的万事万物,是从哪里生出来的,又是从哪里毁灭的呢?如果无生无灭,那么,我们这个观照与能观照的主体,这两者就都无所寄托了。这样,自然会证得真如寂灭的境界。”

 原文:

无朽为一友问。得寿几何。菩萨示偈曰。

人命如朝露  虗浮无定期  
未能逃梦幻 
 何必预求知

复示曰。且莫为他问日期。到腊月三十日。管取手忙脚乱在。(是友果以次年腊月三十日疾终)无朽闻说。遂求开示。菩萨曰。元柏当知。学道而不明此心。譬如造屋无基。渡水无筏。欲明心者。当微细观究。此身此心。从何而有。既四大虗幻。心将谁寄。身心既幻。世界微尘。了无差别。目前万法。从何处生。从何处灭。若无生灭。则照与能照。两无所依。自见真如寂灭场地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8):西方有净土,人天皆所依,深信并遵行,安隐无惊疑

白话翻译:

勾曲的孔生持斋已经有二十年了,觉得自己衰老了,便问菩萨自己死后会怎么样。说着,便泪流不止。
菩萨说:“不要悲伤、哭泣。你只要依照我说的,深信、遵行,自然会有好地方安身。”
然后,便传授他一首偈子:

西方有净土 人天皆所依  
汝能修此门 安隐无惊疑

原文:

勾曲孔生。持斋二十年矣。自念衰老。问死后云何。因泣下不已。菩萨曰。不须悲泪。但从我说。深信遵行。自有好处安身在。遂授偈曰。

西方有净土 人天皆所依  

汝能修此门  安隐无惊疑  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9):邪入于心,不问医药,任其患苦而不知,哀哉白话翻译:

沈文州是伤寒名家,来到道场后对菩萨作礼。
菩萨问他:“寒入心包,是什么病?”
他回答说:“名叫中寒。”
菩萨于是对大家说:“你们只知道寒入心包,是名叫中寒的病。如果邪入于心,那可就是要命的病了。你们只把身体的病当做病,又是调理,又是医治的。而心有了大病,却不问明医,不求妙药,任凭它受苦而不自觉。真可悲啊。”

原文:

沈文州以伤寒名家。适至作礼。菩萨问曰。寒入心包。当作何病。答曰。名中寒。因喻诸人曰。汝等但知寒入心包。名曰中寒之疾。若邪入于心。即为殒命之病矣。汝诸人但以身病为病。调之治之。至于心有大病。则不问明医。不求妙药。任其患苦而莫之觉。哀哉。

 

《西方确指》(10):我们往生极乐的愿望一发,七宝池就生出一朵莲花

白话翻译:

陈大心,奉持教法,念佛极其诚至。
菩萨开示他一首偈子说:
八德池中莲已种,果然一念甚宏深
滋培虽藉如来力,长养全凭决定心
又告诉在场的人说:“这个世界如果有人发愿往生,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会生出一朵莲花,所以我在偈子中这么说。你们应该生起深深的信心。”

原文:

陈大心奉教念佛。极其诚至。菩萨示偈曰。 

八德池中莲已种  果然一念甚宏深
滋培虽藉如来力  长养全凭决定心  

又喻诸人曰。此土有发愿往生者。彼土即生莲花。故作是语。汝等应生深信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未完待续

 

0.050899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