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对境
【原文】
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,以喻明之:
有火聚于此,五物在旁。
一如干草,才触即燃者也;
其二如木,嘘之则燃者也;
其三如铁,不可得燃者也,然而犹可鎔也;
其四如水,不惟不燃,反能灭火者也,然而隔之釜瓮,犹可沸也。
其五如空,然后任其燔灼,体恒自如,亦不须灭,行将自灭也。
初一凡夫,中属修学,渐次最后,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。
——《竹窗随笔》第42篇
【白话文】
人们面对世间的财、色、名、利的境界现前时,就有不同的反应。今用比喻来说明它。
好比有一堆大火聚,在它的旁边,有五种不同的东西。
第一种,象干草,一碰到火便马上燃烧起来。
第二种,象木料,虽不会遇火即烧,但只要对它吹嘘的话,它便会燃烧起来。
第三种,象铁,虽不能遇火即烧,但被火烧到一定温度时,仍会被熔化。
第四种,象水,不但不能被火所烧,反过来还能灭火。可是若将水放在锅内,隔着锅用火烧,水还是会被火烧沸的。
第五种,象空。因为空是无形无相的,任你烈火怎样去燃烧空,空的体则永远无损而自在,用不着灭火,火势也将自灭。
第一种是比喻凡夫;中间的三种是先后从浅到深的修学人;最后一种才称得上是诸佛、大圣人了。
二、名利
【原文】
荣名厚利,世所同竟。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,却之亦不可免。此“却之不可免”一语最极玄妙。处世者当深信熟玩,盖求不可得,人或知之,却不可免,谁知之者?如知其不可免,何以求为?又求之未得,不胜其慍,及其得之,不胜其喜。如知其不可免也,何以喜为?又已得则喜,他人得之则忌,如知其不可免也,何以忌为?
庶几达宿缘之自致,了万境之如空,而成败、利钝,兴味萧然矣!故知此语玄妙。
——《竹窗随笔》第106篇
【白话文】
光荣的名和丰厚的利,都是世人所共相竞争和追求的。而古时的贤者曾说:“名和利两样东西,想求既不可得,想推也不可免。”尤其是后面一句最为玄妙。处世者应当深信并常常玩味这话的意义。因为对于名利,“求之不可得”这一点,人们或者还知道,但对“却之不可免”这一点的道理,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。
如果知道名利是不可避免的,何必去追求它呢?又若求它得不到时,便会深感不愉快;若一旦得到了,又会不胜的欢喜。如果知道名利是不可避免的,何必为得到它而欢喜呢?又若自己得到了便欢喜,见到他人得到了便妒忌。如果知道名利是不可避免的,何必因得不到而妒忌呢?
若能了达名利都是自己宿缘所感召的,又能了达万境都如空的、假的,你就会对事业成败、名利的得失,都将会毫无兴趣了。因此,我们知道:“名利,却之不可免”这句话非常玄妙!
三、好名
【原文】
人知好利之害,而不知好名之害尤甚。所以不知者,利之害粗而易见,名之害细而难知也。故稍知自好者,便能轻利。至于名,非大贤、大智不能免也。
思立名,则故为诡异之行;思保名,则曲为遮掩之计。终身役役于名之不暇,而暇治身心乎?
昔一老宿言,举世无不好名者,因发长叹。坐中一人作而曰:“诚如尊论,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而已。”老宿欣然大悦解颐,不知已为所卖矣!
名关难破如是哉!
——《竹窗二笔》第44篇
【白话文】
人们都知道好利的害,而不知道好名的害更大。之所以不知的原因,是因为利的害显而易见,而名的害则隐而难觉。所以,稍加洁身自爱的人,便能轻利;至于轻名呢,就不是那么容易了,若非大贤、大智的人,是很难避免的。
有一些人,为了想立身扬名,便故意表现出奇异的行为;为了想保名,又要费尽心计掩饰自己的缺点。他的一辈子就是被“名”所驱使而不暇,哪有空闲治身、治心上呢?
从前曾有一位老前辈发长叹说:“世上没有一个不好名的。”这时在座中有一人站起来说:“你老人家的高论说得对。我看,当今不好名的只有你老人家一人而已。”这位老前辈不觉喜形于色,竟不知已被人出卖了!
可见“名”关是多么难破啊!
四、贤女
【原文】
内人在道称贤者,吾目击三人焉。
一曰出家人严姓者,清修苦行,终身不干谒富贵家。
一在家赵姓者,手书《华严经》八十一卷。
一在家朱姓者,劝其夫休罢渔业,投身水中。
夫末法僧尼,多游族姓。苦行终身,谁似严者?
募化经书,或昧因果。自力自书,谁似赵者?
为救众生,不顾生命,终化其夫,谁似朱者?
吾谓此三内人,三丈夫也,三大丈夫也。
——《竹窗三笔》第69篇
【白话文】
在教内,女人被称为贤者的,我所见到的有三位。
第一位是俗姓严的比丘尼,她一生清修苦行,从不去求请富贵之家。
第二位是姓赵的女居士,她亲手书学佛教的一部大经——《华严经》八十一卷。
第三位是姓朱的女居士,她为了劝谏丈夫放弃捕鱼的行业,而投身水中。
我们知道:末法时期的僧尼,大多喜欢结交望族、大户人家,能苦行终身的,谁能像这位姓严的比丘尼?
募化经书,可能有昧因果,能靠自力书写佛经的,谁能像那位赵居士?
为了救护众生,不顾自己身命,以死劝化她丈夫放弃邪命的,谁能像那位朱居士?
我说,这三位女中贤人,不仅是三位丈夫,竟是三位大丈夫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