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一百一十六)——在能力许可的前提下多帮助别人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2-10-22 08:27
一个人心量有多大,事业就有多大;一个人心能容多少,成就就有多少。
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,到处旅行流浪,辛苦地寻找着成为富翁的办法。几年过去了,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,反而成为贫穷的流浪汉。
最后,他想起了寺庙里的观世音菩萨。他知道菩萨无所不能,救苦救难,于是跑到庙里,向观世音菩萨祈愿,请求菩萨教他成为富翁的办法。
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,就教他说:“要成为富翁很简单,你从这寺庙出去以后,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、每一个人。并且为你遇见的人着想,布施给他。这样,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。”
青年听了,心想方法真简单,高兴地不得了,于是告辞菩萨,手舞足蹈地走出寺庙,一不小心竟踢到石头绊倒在地上。当他爬起来的时候,发现手里黏了一枝稻草,正想随手把稻草扔掉,猛然想起了观世音菩萨的话,便小心翼翼地拿着稻草向前走。
路上迎面飞来一只蜜蜂,他想起菩萨的话,就把蜜蜂绑在稻草上,继续行走。
突然,他听见了小孩子嚎啕大哭的声音,走上前去,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抱着正大哭大闹的小孩子,怎么哄骗也不能停止哭泣。当小孩看见青年受伤绑着蜜蜂的稻草,立即好奇地停止了哭泣。那人想起菩萨的话,就把稻草送给了孩子,孩子高兴得笑起来。妇人非常感激,送给他三个橘子。
他拿着橘子继续上路,走了不久,看见一个卖布商人蹲在地上喘气。他想起菩萨的话,走上前去问道:“你为什么蹲在这里,有什么我可以帮忙吗?”布商说:“我口渴呀!渴得没法赶路了。”
“那么,这些橘子送给你解渴吧!”他把三个橘子全部送给了布商。布商吃了橘子,精神立刻振作起来,为了报答,布商送给他一匹上好的绸缎。
青年拿着绸缎往前走,看见一匹马病倒在地上,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,他就征求主人的同意,用那批上好绸缎换那匹病马,马主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。
他跑到小河边去提一桶水来给那匹马喝,细心地照顾它,没想到一会儿,马就好起来了。原来马是因为口渴才倒在路上。
青年骑着马继续前进,在经过一家大宅院前面时,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拦住他,向他请求:“你这匹马,能不能借我一用?”
那老人说:“我是这大屋子的主人,现在我有紧急的事要出远门。这样好了,等我回来还马时我再重重地答谢你;如果我没有回来,这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。你暂时住在这里,等我回来吧!”说完,就匆匆忙忙骑马走了。
青年在那座大庄园住了下来,等老人回来。没想到老人一去不回。他就成为庄院的主人,过着富裕的生活。这时他悟道:“呀!我找了许多成为富翁的方法,原来这么简单!”
人生菩提
佛说:真正的布施并不一定非要你具备多少资本,有时只需你从精神层面给予指点帮扶就可以了。真正通向富足的道路,不是钱货的堆积,也不是名利的追求,而是珍惜身边的人与事,处处为别人着想,尽力帮助别人。
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做一些善事吧,受施者的眼睛是雪亮的,说不定在日后的某个时候,他们还你一个天大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