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能忍自安

能忍自安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3-11-08 14:33

  我们现今所居的国土名为娑婆世界。“娑婆”译为“堪忍”,其意即是说这世界的人能够忍受种种的痛苦。从自然界的天灾地变,寒冷炎热,到人身体的生老病死,精神的喜怒哀乐。这无一不是苦,但娑婆世界的众生,都能承受下来。虽说“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”,是修行者不倦追求的境界,“忍辱也是一大福田”,但这所谓的“堪忍”,却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共业所感,而安于忍受的。

 《百喻故事》中有一则小故事:话说从前有一只野狐与一只野鹿,同住于一大树下,树因风吹而折断了嫩枝,砸在野鹿与野狐的背上。野鹿对此并没反应,倒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。但野狐就无法忍耐,打算迁移,临走时野鹿对它说:“这大树能为我们挡风遮雨,又能供给我们甜美的果实,你为何要离去?”“不,我受不了,你觉得好你就住下好了。”野狐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。后来,它来到一处旷野之地,此处气候昼热夜冷,野狐对这忽冷忽热的气候又无法忍受,没住几天又走了。临走时又有一只野鹿对它说:“狐兄,这里气候虽差,但没有虎狼出没,比较安全,你还是安心住下来吧!”“不,这反常的气候我难以忍受,我还是要走。”最后,它到了一处气候好,环境又优美的地方,觉得这是一个很理想的住所,但住下来后,才发现此处有凶猛的野兽,却又贪恋这里的舒适,不愿意离去,最终命丧虎口。

 小不忍有时可能会危及性命。这世上,没有十全十美的环境,也没有完美的人,故日“五浊恶世”。如果稍有不如意就采取放弃,我想最终不会有理想的结局。常常,我会对周遭的一切觉得难以忍受而产生烦恼,在吸取教训后,痛定思痛,发觉根源在于忍不下那一口气。都说“忍字心上一把刀。”也许是吧!不然,忍的当时怎么会心痛呢?曾经放纵任性过,但大众生活的磨炼,使我有所收敛。因为师父说:与大众僧相处,就像河岸上的鹅卵石,在河水的冲刷下,在互相的磨擦拥挤中,去除棱角,渐趋光滑。而人也一样,只有在大众中,才能更快地去除习气毛病,从而完善自己。虽然我未能做到,但我正在努力。

 犹如一个班集体,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组成,虽说我们有着同样的身份,但毕竟还是凡夫,各人有各人的习气、性格、生活习惯等,而只有互相忍让,顺从,才能相处愉快。所谓的“六和敬”,即是我们出家人和合共住的准则。虽说: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但我想,只要本着忍让的精神,定能同化他人。因为我相信:只要自身有阳光,就能照亮他人。而我们的眼睛,若能用来欣赏别人的优点,剖析自己的缺点,则会活得更为自在。唯有对外界的种种不起贪嗔,才不致于堕落。因为能忍自安。俗话说:退一步,海阔天空;让三分,心平气和。况且,忍辱,亦是六度之一,能把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度至涅盘的彼岸。如此殊胜,我们岂能不好好把握?所以,处于此堪忍世界,在忍受的同时,若能生起出离心,乃至上求下化之心,方是真正的忍辱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自《般若花》振禅/文

 

0.046856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