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在说话中能实现禅修,你的心灵有漏洞吗?

在说话中能实现禅修,你的心灵有漏洞吗?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4-02-18 15:40

若说悦耳语,成善无罪业。

菩萨四摄法即有“爱语“一门。

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,语言是非常关键的,要想交流达到最好的效果,彼此之间应该多说让人欢喜的话(不是奉承)

佛经云:“故当说柔语,莫言不悦语。若说悦耳语,成善无罪业。”
若说柔和的语言,不但不造罪,功德还会增上。


反之,假如以刺耳的语言伤害他人,他人心灵上的伤痕,会很长时间都没办法愈合。

所以,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,当我们与人沟通时,说话要柔和和委婉,不能用粗暴的语言。

有些人认为,粗语比较有力量,能成办一些事情。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

 

法国作家拉封丹讲过一则寓言:

北风和南风比武,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。

北风首先施展威力,猛厉地刮起来,那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,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
南风则徐徐吹动,顿时风和日丽,那人渐渐觉得浑身暖和,继而解开扣子,脱掉大衣

 

美语好比南风,粗语就像北风
愚者认为做事情时,必须用粗暴的语言才能成功;
而智者以婉转的语言,就能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圆满。

 

当然,与别人交谈时,除了说一些柔和的话语,还应该把意思表达清楚。
《入行论》也说“出言当称意,义明语相关。”
不然的话,有些人滔滔不绝讲了半天,别人也不知道他在赞还是在毁,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会。

总之,我们说话不但要顾及别人的感受,还要主题明确。
掌握了这样的交谈技巧,与人打交道就会轻松多了。

 

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【人生智慧:你的心灵有漏洞吗】

 

许多年前,有个求道的年轻人,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,
不辞辛劳,长年累月,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,寻求答案。

时间一天天过去了,他也求教了很多人,但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,他很失望。
他左思右想,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。

后来,他听一位私塾先生说,在距他的家乡不远的南山里,有位得道的高僧,
能解答关于人生的各种疑难问题。
于是,他连夜起程,沿途探询这位高僧的住处。

 


一日,他来到南山脚下,见一樵夫担了一担柴从山上下来,

便上前询问:“樵夫大哥,你可知道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何处?何等相貌?”

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:
山上确有位得道的高僧,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处。因为他常常四处游历,随缘度化世人。
至于他的相貌,有人说他佛光普照,面貌清奇;也有人说他蓬头垢面,不修边幅

没有人能说得清楚。”

 

谢过樵夫,年轻人抱定了决心,不顾一切地向深山里前进。
后来,他又遇见了农夫、猎户、牧童、采药人等等,就是一直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点人生迷津的高僧。

绝望之下,他回头下山,在路上遇见一位拿着破碗的乞丐,向他讨水喝。
年轻人便从身上取下水袋,倒了一些水在碗里。还未等乞丐去喝,水就流光了。
无奈,年轻人又倒了些水在碗里,并催促乞丐赶紧喝。可碗刚端到乞丐的嘴边,水又流光了。

 

你拿个破碗怎能盛水?怎能用它来解渴?”
年轻人不耐烦道。

“可怜的人,你到处请教人生的道理,表面上谦虚。
但你在内心中判断别人的话是否合你的心意,你不能接纳不合你意的说法,
这些成见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,使你永远无法得到答案。”

 

年轻人一听恍然大悟,连忙作揖道:
大师可就是我要寻找的高僧?”连问数声无人应答,抬头再寻那乞丐,已无踪影

 

心灵有漏洞吗?当然了。
 
成见就是心灵的漏洞,嫉妒也是,
猜疑、懦弱、浮躁、仇恨等等无不是心灵的漏洞,
只不过每个人的心灵漏洞不同罢了。

我们仔细想想、问问自
我的心里有漏洞吗?如果有的话?改怎么办?是继续漏下去?还是补上呢?

 

0.051668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