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切切注意,福报分有漏和无漏两种

切切注意,福报分有漏和无漏两种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5-04-04 15:40
 有漏与无漏的福报

 

    世俗的人想要过充足富裕的生活,必须要有足够的福报;那么想要修行佛法的人,更需要具足相当大的福报。福报从哪里来呢?从生生世世累积资粮而来。福报有两种,一是有漏的福报,一是无漏的福报。

 

★有漏的福报 

 

    什么叫做有漏的福报呢?如果在累积资粮的同时,没有具备空性智慧的话,所得到的福报会随着我们享用的方式和次数,逐渐漏失,这就是有漏的福报。 
 

    在轮回的过程或世俗的生活中,我们虽然累积了一些资粮,得到一点点的福报,可是我们在积累福报资粮行善的过程中,从一开始前行的发心,中间正行的空性见,到结行时的回向,三者没有圆满的话,这些福报就不会长久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累积资粮时,常常夹杂众多的杂念、贪念、为己求福报的自私念等等,善念便难以成熟,所产生的福报就是有漏的。

   

    如果我们大家不惜福,不常常观察自己的身口意,一旦失去正知正念的时候,这些福报就会漏失掉。就像经典中所讲的,燃烧一座山的森林,只要一根火柴就够了;也好比家中的钱财珠宝,没有放进保险箱,无人看管,很容易被小偷偷走一样。而偷走我们福报的贼是什么呢?是我们的"心贼"。这就是俗话说的,外贼易防,家贼难防。很多人觉得很奇怪,自己做很多善事,怎么没有得到相同的回报?怎么消失了呢?很多人自认为修行了很多年,可是修到后来,却越来越执著,这是我们修行佛法的人要深入探究的问题。其实,不是因为修行,你才变的越来越执著,而是因为你没有依照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去实践修行,没有如法去实修,所以才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偏差。

   

    如果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愈修愈缺乏虔诚心,其实并不是佛法让你失去虔诚心,而是你执著于世俗的得失,执著于佛学文字和语言上的研究,没有将佛法用到反观自心上,所以烦恼习气只增未少。当你的聪明才智用在增加佛学知识的时候,闻思修当然很好,但是你要明白所有的闻思都是为了要我们指导修心实修的,而不是把佛法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。如果大家不把佛法看作是修心的妙法,那么对佛法的信心,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化和流失,到最后,连对上师和三宝的虔诚心都会失去,这样偏差的学佛方式,不能对业力的净化产生真正的效用,所积累的资粮也会一边储备一边遗漏,那么谈何想体悟本体体性,离苦得乐呢?

 

扭转有漏之福 

 

    藏区有个比喻说:一张非常坚韧的牛皮,我们可以用酥油把它软化,可是包裹酥油的牛皮,却没有办法被酥油软化,为什么呢?因为牛皮吸收过多的酥油以后,皮里面都是油,久了以后会变的更坚硬,那张牛皮就没有用了,只好丢掉了。这个比喻影射到我们的修行中,一旦我们忘记佛陀的教导,没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不知道用佛法对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作适当的调整或约束时,而是过度的追求专注于世俗的得失;或是在学佛修行过程中执著于佛学文字和语言上的研究,没有将佛法用到心上的话,习气反而只增未减,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变成好像很懂得佛法理论,实际上却远离修行的佛油子了。  
    我们能够听闻佛法或是世间过的安逸,是要靠福报显现的,这种多生多世累积的资粮,如果我们没有好好把握,它会随着我们享用的方式和次数,逐渐漏失。这种有漏的福报是很短暂的,有时只成熟一次就耗尽了;或是一发脾气,这种福报就会消失,非常不值得,俗话说:"火烧功德林"。那么对于有漏的福报我们要如何扭转呢?就是以空性智慧来累积功德,以清净心来从事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和禅定的善行。我们知道,进入闻思修正行的时候,要有空性的见地,在还没有理解空性之前,想让有漏的福报变成无漏的福报,唯一的方法,就是在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和禅定的五度过程中,以广大的菩提心对待众生,希望众生离苦得乐,究竟成佛,以如梦如幻的方式看待外境、人和物的显现,时刻反观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不要让境转了自心。

 

无漏的福报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 如何可以通过扭转有漏的福报得到无漏的福报呢?那就是持空性的见地,运用胜义的菩提心来累积资粮。佛陀说,在众多累积资粮的方法中,最快速最伟大的,就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的善巧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 虽然很多的供养方式,可以让我们累积资粮,得到许多的福报,但最殊胜的是持菩提心来供养。如佛陀时代的印度大国王阿闍世王,虽然前世只作少许的供养,但因为他当时广阔无私的心,所以具足后世转生君王的福报。不管是上供诸佛菩萨,或下施六道众生时,只要加上广阔的菩提心,福报很快就会成熟。世间上的福报是这样,出世法也是这样。所以说,菩提心最重要,最不可缺的,是一切功德最大的来源,尤其是身为大乘佛教徒的我们,更需要时时发出强烈的菩提心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 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,要放下自私自利的心态,不要为了自己今生的幸福快乐来行善;如果在行善修行之前,只想到自己利益的话,那就是以贪念作功德、修福报、这就好像将毒药和药物混在一起喝下去一样,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 累积无漏福报资粮的方法有千百万种,无论如何,都离不开发菩提心。如果我们能从闻思修中,证悟空性,所累积的资粮都将成熟无漏的福报。也就是说,修行六度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)中的前五度时,能持以正行般若空性的见地,世俗菩提心将转成胜义菩提心,所有一切修行所累积的功德,将形成无漏的福报。虽然对现阶段的我们而言,般若空性是很模糊的观念,但我们可以练习将外境的一切,当作是如梦如幻的显现,以这种方式入门。基本上,我们要觉知,在世间所作的一切,都是如梦如幻的。看世间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但心中对内外一切却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不是迷迷糊糊的。就如境子成像一般,清晰呈现,但不染着所呈现的境物,就是"物来则应,物去不留"的觉知。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,就比较容易进入解脱之道;如果不能接受这些观念,修行到最后可能也只是累积人间福报,不能在究竟上了烦脱俗。

0.053873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