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菩萨与九华山道场之四——地藏形象与法器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7-04-08 12:06
地藏菩萨的形象与使用的法器,地藏典籍中有所规定。《十轮经》云:“汝等当知,有菩萨名曰地藏,作声闻像。”声闻像,亦即出家的和尚像。唐善无畏译《地藏菩萨仪轨》一卷。此仪轨对地藏菩萨应作声闻像的具体形制做了详细的描述,即光头,身穿袒右袈裟,左手执盈华形,右手执无畏印,坐莲台之上。或者头戴天冠袈裟,左手持莲花,右手持锡杖,坐九品莲花之台。此两种地藏像皆为坐姿,未言左手持摩尼宝珠。
从中国佛教历代文物遗存来看,地藏菩萨造像的实际情形并未拘泥于《仪轨》,有佛相佛装的地藏像,有菩萨装的地藏像,有沙门形的地藏像,有地藏五道、六道轮回像组合类的地藏像也很多,如地藏与观音、弥勒、佛、十王等地藏像的姿态分为坐姿和立姿两种。
唐高宗与武则天时期,龙门石窟出现了众多菩萨形地藏雕像,但也出现了早期沙门形地藏像,且右手持摩尼珠。晚唐至五代、宋代的重庆大足石窟出现了较多的左手持摩尼珠、右手持锡杖的地藏造像。这说明摩尼珠与锡杖已成为地藏不可缺少的法器。
明、清两代,汉地很多大寺院专辟地藏殿,以金地藏为原型的地藏造像普遍流行,标准是“乘坐祥兽谛听,头戴五佛冠,技袈裟,配以道明、闵公两胁侍的形象”。山东东平县华严洞石窟,有明成化九年(1473)题记的一组地藏菩萨与道明、闵公、十王及供养人十四年组合雕像。
地藏菩萨为沙门形、光头、结痂趺坐于须弥座上。双手持摩尼珠于腹前,须弥座前雕出一只神兽——谛听。地藏身右为道明和尚,手持锡杖,身左为闵公。九华山上现存地藏造像亦如此,但闵公在右,道明居左。九华山佛教协会建造的地藏菩萨99米露天大铜像,正是以沙门形金地藏形象为原型设计的,其左手托握摩尼珠,右手持锡杖。
在所有的地藏菩萨造像之中,作“声闻像”的最多这是因为地藏菩萨与“阎浮提世界”众生有特殊因缘,即地藏时刻不离不弃众生,故以信众最常见、最熟悉、交往过从甚密的僧人形象出现,使信众得以亲近。这也是在对信众宣示:菩萨地藏示现的是僧人或以僧人应化(如金地藏)的形象,说明菩萨由人而成,从而激励信众由凡人圣。
摩尼珠和锡杖是地藏菩萨重要的法器,这种标准型的配置与地藏大愿精神和救度(冥)有关。
锡杖这种法器在地藏菩萨手中所起節作用,有关典籍中有较多的记载。如《地狱科文》云:“一颗明珠照黑暗,六环金锡开地狱。”《地藏科文》中奉请地藏菩萨文词曰:“大王十轮教主六趣宗师本尊地藏王菩萨。金锡一声开大赦,玉毫万道振阿鼻。”又称“南无十轮教主六趣宗师本尊地藏王菩萨。锡杖响时关锁落,金铃振处狱门开”。由此可见,使用锡杖的意趣,是为了开地狱之门,开赦堕恶趣中人。
摩尼珠,则是表示地藏满足众生所愿之意。摩尼珠,又称如意宝珠。摩尼本是梵语Mani之音译,意译为珠、宝珠、摩尼宝珠、如意宝珠、无价宝珠等。传说摩尼珠有消灾、除病、澄清色、改水色诸德。凡意所求,此珠皆能出之,故称如意宝珠。《十轮经·序品》云:“(薄伽凡)两手持如意珠,从是一一如意珠雨种种宝。复从一一如意珠中放诸光明……因此光明之所照触,众病除愈,诸被应杀者,光明照者,皆得解脱。诸身语意尘重秽浊,因光皆得清软清净;诸饥渴者亦皆饱满,诸被种种刑罚逼切,光明照故皆离忧苦,诸少衣服珍财,光明照故随念皆足······诸妙乐充满其中。”
《地藏菩萨陀罗尼经》云:“又复皆悉见其两手有如意宝珠雨如意宝,其如意宝各放光明······若有病者,蒙光触身众病除愈,一切系缚及应死者,光触身故皆得解脱。若身行恶、口行恶、意行恶,光触身时除三恶,若诸饥渴众生蒙光触身亦皆饱满。种种责罚身受苦切,乏少衣服妆饰璎珞之物,蒙光触身随所忆念悉得满足。若有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言、绮语、两舌恶、口骂詈蒙光触身,如是等恶皆悉得除。诸众生有求不得苦,蒙光触身皆悉受乐,光明清净悉无翳障。风云尘雾及诸秽苦恼辛酸,不善声音及至怖畏恶浊皆得除灭。远离诸恶,一切邪伪谄曲亦即无余,一切恶欲皆得舍弃,诸胜妙乐一切皆集。”综经之述,地藏摩尼宝珠神乎其神,可满足众生种种愿望。
地藏菩萨本无坐骑,明代出现了地藏坐于谛听(俗称独角兽)之上的塑像,这独角兽是由金地藏所携带的白犬衍化而来。此白犬乖巧通人性、勇猛无畏,逡巡护卫金地藏的故事颇为感人,故被誉为神兽。此亦说明至迟在明代,中国佛教界已把金地藏法师认同为地藏菩萨应化身。
下一章 地藏菩萨与九华山道场之五——地藏在佛教界的地位与使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