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在佛教界的地位与使命(二)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23-07-12 13:01
第二,古印度社会深受四种姓制度的禁锢(一说七种姓),由此划分的种族阶层导致阶级森严,贫富贵贱悬殊,形成极为不平等的社会结构。四种姓,即婆罗门(司祭者)、刹帝利(王族武士的总称)、吠奢(平民)和首陀罗(奴隶贱民)。婆罗门,印度的第一种姓,据婆罗门教经典《犁俱吠陀》称,此类人种是从“原人”的头生出,是印度最高贵的人种。从腋下出生的佛祖也在高贵人种之列。但从“原人”肚脐眼中及以下部位生出之人属卑贱之人种。这种以“原人”不同部位生出的种姓的划分,反映了四种姓的高低卑贱的根深蒂固,时至今日,印度婆罗门教挖掘的种族隔离壕沟,仍是禁锢制约人权的毒瘤。婆罗门教,印度教(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是同一种宗教。早期的婆罗门教是印度教的前身)称之为“人间之神”,是神权的主宰、古印度一切思想知识的垄断者。婆罗门教把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,种姓世代沿袭,内部通婚,是不准外人加入的社会最高等级集团。种姓从属父母,永远都不能改变。各个不同种姓都有各自不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,包括传统的职业、信仰、一定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。婆罗门教把前两个种姓称为“再生族”,意思是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(婆罗门教具有浓厚的“轮回”观念,这被佛教所吸纳),把第四个种姓首陀罗称为“一生族”,生下来只能活一世,永远无法改变此种姓卑微下贱的社会地位及其所遭受的悲惨命运。“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,依据《四吠陀》(编者注:四吠陀,即《犁俱吠陀》、《耶柔吠陀》、《裟摩吠陀》和《阿闼婆吠陀》,是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的重要经典。吠陀,在梵文中的字面含义为宗教的知识或学问。《犁俱吠陀》中,“犁俱'的含义为赞颂、祈祷、颂歌或诗句,其中大多数是对诸神的赞颂,简称“颂';《耶柔吠陀》记载的是祭祀的圣歌;《裟摩吠陀》记载的是举行宗教仪式时吟唱的歌曲;《阿闼婆吠陀》记载的是与巫术有关的咒文,即“曼陀罗',意译为“真言'、咒语'等。印度吠陀时代上限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,下限可至佛教的兴起,亦即公元前500年)经典而崇尚“神人'、“神我'的思想意识,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(修道人)生活。他们理想的人生历程,概分为四个时期:净行时期、家居时期、林栖时期、遁世时期。这种理想的人生,除了婆罗门教本身的倡导和享受外,其余刹帝利和吠奢两个阶级,亦可效法。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,却永远无法分享,这种宗教生活,根本就是被禁止”①。首陀罗贱民阶级连宗教生活的权利都被剥夺,足以说明古印度社会不存在公平与公正。尽管佛祖属刹帝利种姓,是社会上层人士,但他不满种姓制度下四个阶级不平等的待遇,创立了众生平等的宗教-佛教。佛教破除了婆罗门教严格的种族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种族差别。佛祖以众生平等为准绳,创建了僧团组织,并躬行实践,接受他教化而皈依他的人很多,如国王、贵族、富商,也有平民百姓,甚至乞丐、妓女,还有自己的亲属朋友。这些人在僧团内不分贵贱,地位平等,不存在歧视。(未完待续)